预告《权威访谈:卢荣春——高质量内涵式审计之路护航改革发展》

时间 • 2025-08-05 11:30:26
首次
监督
审计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最早产生于中国三千多年的西周,当时负责审计的官员称为“宰夫”,主要是对财计报告和实地出入等进行稽查和审核,“宰夫”一职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府审计的产生。

作为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以不同的主体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对制度执行力的保障作用。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新宪法,确立了国家审计监督制度的法律地位。

1983年9月审计署成立,标志着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正式入轨运行。

广东省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也随之相继挂牌成立,在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领导下,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审计工作长足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把审计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审计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监督手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完善审计制度的决定。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优化和加强审计机关职责,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机遇期。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多次对审计工作作出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审计要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审计干部队伍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

广东省审计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实现了广东审计十个“首次”的开创性工作。

首次启动政策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首次实施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地方党委审计委员会,建立派驻省管企业审计专员制度;

首次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助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首次组织全省范围内县镇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异地交叉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首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全覆盖监督网,消除审计监督盲区;

首次开展常态化大数据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首次在全省审计机关实施审计质量风险防控行动,开展常态化审计业务质量检查;

首次实行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深入推进全省审计工作“一盘棋”;

首次开展研究型审计,推动打造审计项目精品;首次实施党建强审、人才强审工程,着力加强审计机关政治建设,推动建设模范机关。

《南财对话·权威访谈:高质量发展在广东》系列节目即将推出专访广东省审计厅厅长卢荣春,讲述新时代的广东审计工作如何围绕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走高质量内涵式审计之路,释放审计生产力,高质量内涵式审计之路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方晓茸

责编: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