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不到0.03%,男子肩颈痛居然是椎管内有脓肿,医生提醒→
落枕、肩颈痛,是许多人都经历过的常见问题,但这也可能意味着严重的健康风险。一个月前,42岁的赵先生(化名)突然感觉右侧肩颈部疼痛不舒服,以为是“落枕”,做了拔火罐、推拿等理疗,不但没缓解反而还出现发烧、怕冷等症状,辗转多个医院检查,最终被告知颈段椎管内有脓肿、颅内也有脓肿。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仅有0.02%~0.03%,而赵先生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经过近20天的治疗,最终于近日治愈后回家。
赵先生最初出现肩颈痛时,在医院血培养结果提示血中查到“肺炎克雷伯杆菌”,输了几天抗生素后,颈部的疼痛和发烧症状都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浓茶色的尿。随即,医生为他进行了颈部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颈段椎管内脓肿可能。医生告诉他,椎管是脊柱中的空间,椎管内脓肿就是椎管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以20~40岁青壮年多见,男女发病为3:1。
▲磁共振检查资料配图(与本文无关)
赵先生带着报告来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该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许晓梅回忆,看到赵先生的报告时,她也比较惊讶,这种病的发病率仅有0.02%~0.03%。从报告和病历看,赵先生的颅内也有脓肿形成,还合并了肝硬化失代偿、肝功能损伤。
医生详细询问了赵先生的既往病史后推断,他本身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又出现了血流感染,细菌随血流到达椎管及颅内引发了这些部位的脓肿,这种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治疗也是一个难题,因为赵先生肝功能不好,抗生素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甚至进展为肝衰竭。而椎管内和颅内的感染需要的抗生素用量又比其他部位的大,既要保证病灶部位有足够的药物浓度,又不能加重肝功能损伤。于是,感染性疾病科邀请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药剂科专家会诊,最后决定由感染性疾病科与药剂科组成了治疗小组,为患者量身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同时在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经过近20天治疗后,赵先生颈部疼痛的症状消失了,体温也恢复正常,复查颈部核磁病灶明显缩小,达到出院标准。
许晓梅介绍,病原体可能进入椎管内引发感染形成脓肿,病人可能出现肩颈部疼痛、胸背部疼痛、腰痛、腹痛或腰腿痛等,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一般来说,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脊柱手术史等是这个病的高危因素。
许晓梅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若发现发热、肩颈部疼痛或者活动受限,切勿自行“经验性”按摩推拿,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祝玉铭红星新闻记者王拓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