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今日上映 观众:很震撼,战士群像饱满戳心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中华儿女遍地英雄!
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今(28)日正式上映,看完电影后有观众表示,在大银幕上观看这部拍摄历时399天的诚意之作,很震撼。影片宏观、多维、全景式还原新中国立国之战,有史诗质感,极具匠心且饱含真心。也有观众表示,影片中战士群像饱满戳心,看时多次为英雄们落泪。
场面震撼!三场关键战斗还原真实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1950年,为了捍卫和平,为了让祖国获得长久的安定,中国人军民一心,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表现这场“立国之战”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志愿军》三部曲是第一个以全景式的呈现方式,向观众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从决策出兵、到结束战争这一完整过程的电影。
70年倏忽而过,许多亲身经历战争的人早已不在人世,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志愿军”也成为书上和耳边一个模糊的概念。电影《志愿军》希望可以通过影像的方式,致敬“最可爱的人”,致敬当年为了祖国献出青春和生命的先辈。导演陈凯歌表示:“我希望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意义,能使年轻人对那个时代有所认知,也可以让年轻人们理解、追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志愿军战士们所做出的贡献。
《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志愿军》三部曲首部,围绕决策出兵及入朝后第一、二次战役展开故事。其中首战两水洞、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赫赫有名的关键战斗,也是影片重点呈现的战斗场景。
英雄群像!角色各有魅力直戳泪点
导演陈凯歌在创作初期就坚信:“只有当个体命运和史实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产生非常巨大的爆炸力。”为此,导演在开拍前与编剧将所有人物的动机和情感进行了梳理,尽力让《志愿军》每个角色都立体鲜明、感情充沛。
在塑造历史真实人物时,主创们除了还原人物那些人尽皆知的特点,还着重挖掘他们独特的情感。观众能够在影片中看到毛主席(唐国强饰)在得知儿子上战场后那短暂的愣神;看到彭德怀(王砚辉饰)如此豪迈刚猛的司令员和李默尹(辛柏青饰)像朋友一样“拉家常”;看到38军军长梁兴初(王骁饰)虽为“虎将”却宁愿自己违纪也要保护将士生命的“柔情”……
电影中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的孙醒(陈飞宇饰)、戴如义(魏晨饰)和杨少成(尹昉饰)是松骨峰战斗的主要角色,虽然性格不同却不妨碍他们组成最默契的“铁三角”,他们入朝集结时意气风发,久别重逢的快乐与松骨峰上人间炼狱般的惨烈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影片中最戳泪点的剧情之一。
在近日影片观影活动中,一位年轻的观众谈起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以血肉之躯抵挡敌军高精尖的武器,以“不怕死”的精神筑起和平防线,情不自禁数度哽咽。
匠心创作!从“大”到“小”不放过任何细节
导演陈凯歌曾表示,《志愿军》三部曲是其从影40年来最艰苦的创作,全景式的故事容量对所有主创来说都是一场严苛的考验,抗美援朝战争的题材更是让人不敢松懈。为此电影花了近两年时间筹备,设计图、概念图加起来多达上万张。除去野外场景,仅剧组搭建和整理过的场景,拍摄场地总占地面积就高达100万平米。除联合国场景是等比例还原外,剧组曾去丹东鸭绿江大桥测绘数据,结合史料1:1还原了鸭绿江大桥;甚至将1950年的中南海几进院落全部搭建出来,占地面积将近一万平方米。这些重要的场景,主创都倾力做到真实,让演员们从走进来那一刻,就能沉浸其中。
据悉,《志愿军》的道具共有十万多件,美术指导陆苇曾透露他们从二手平台买了很多“古董”,因此前线战斗场景中有很多都是那个年代的旧物。陆苇表示:“旧物件本身有它的温度,虽然我们也可以做,但是如果有真的,那我们尽量就用真的。”整个三部曲涉及到的服装共有25000套左右,其中有将近50%是志愿军的军服,每套衣服再经过七、八道步骤做旧,制造衣服在不同阶段穿过、战斗过的状态。志愿军的背包行囊也多达1800多套。
即便是在很细小的地方,导演陈凯歌也绝对严格。比如,吴本正(朱亚文饰)到底应该有多少白头发?他的领带应该是什么样的颜色、花色?唐笙(章子怡饰)的耳饰除了单纯的造型之外能否传递一些细腻的情感?这些问题,导演在现场亲力亲为,逐一解决。如此匠心独具完成一部电影,相信观众在观影时,能够感受到主创的诚意,体会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华儿女无畏、坚韧的峥嵘岁月。
红星新闻记者张世豪编辑任宏伟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