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旅客滞留额济纳,有牧民直接捐骆驼……|来听新闻
语音播报2021.10.27语音播报2021.10.27
00:00未知来源
播放
近日,内蒙古额济纳旗疫情牵动人心。10月26日,经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复检,并经内蒙古自治区临床专家组诊断,额济纳旗确认新增2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目前,额济纳共有确诊78例,患者已收入定点医院治疗,生命体征平稳。
额济纳旗总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人口3.58万,是一所地广人稀的西部小城。受本轮疫情影响的,还有被迫滞留当地的9700名外地游客。
游客之中,既有散客,又有几十、上百人的老人旅行团。疫情防控和解决近万名游客食宿问题的压力,一齐涌向这个人口不过3余万的边陲小城。
然而,就在各方齐心战疫的同时,网络上却出现“当地不给力”的质疑声音。对此,不少网友站出来发声:疫情当前,最重要的是团结起来共同抗击病毒!
滞留当地的旅客怎么办?
目前,额济纳旗正引导本地居民群众解决民宿游客实际困难,并向散居民宿的游客提供厨具,解决日常餐饮问题。
从10月22日起,额济纳旗每日为滞留游客免费提供1餐正餐、1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一份方便面、火腿肠和矿泉水。
此外,当地还出台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期间宾馆酒店价格控制措施,规定房间价格每天不超过200元,由市场监管部门监督。
21日,在政府部门与酒店、旅行社、餐饮企业等相关代表的座谈会上,额济纳旗代旗长布和表示:“如果哪个游客投诉,现在房价还在200元以上,执法局把这个企业记下来,我就敢保证,明年开始政府宏观调控,不可能让游客住到这家酒店。”
由于滞留当地的中老年游客较多,在当地隔离两三天后,很多人都出现了缺药的情况。对此,当地表示,已收集旅行团成员用药需求,由专人购买,送到酒店。此外,还在网上发布额济纳旗蒙医医院咨询服务电话,采取“线上购药缴费、线下送药上门”全流程零接触服务模式,为滞留游客提供购药服务。
此前,内蒙古额济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发布《致滞留在额济纳广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为滞留游客赠送胡杨林旅游区(5A)等3个核心景区门票1张,自2021年起,三年内可免费游览。
有牧民直接捐骆驼
疫情当前,不少牧民捐出自家“家当”——骆驼、羊......
此外,自额济纳旗本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农牧民纷纷拿出家中的米面,为滞留在景区民宿的游客制作油饼、馒头等食物,由工作人员收集后分发给滞留游客。
在社交媒体上,一名王姓女士通过短视频呈现了一家人滞留额济纳的境况。在视频中,她为同样滞留在此的游客鼓劲:“如果你此时正在阿拉善,愿你如胡杨般坚强,积极应对疫情。”这条短视频发出数小时,就吸引了20余万浏览量。
额济纳还需要这些物资
10月24日,微信公众号“中国额济纳”发出接受社会捐赠公告:
当前急需用于疫情防控的物资包括:医用设备、医疗设备、试剂、药品、防护设备、消洗设备、耗材等。各类捐赠物资均要求在保质期内,合法企业产品,符合国家各项质量标准,外包装完好,无污损。
捐赠前请先行沟通捐赠意向,得到确认后再行捐赠。暂不接受与疫情防控无关的物资和境外捐赠。
少些指责
多些理解
一起为抗疫加油!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额济纳、内蒙古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极目新闻等
聚焦
三农
山西夏县:这里流行的是书法
05:43
在山西省夏县,有不少村民不但地种得好,还写得一手好字,大家学习书法的热情也很高。而10月20日到23日,第二届山西(夏县)卫夫人书法艺术节的举办就吸引了很多乡亲们参与其中。那么,书法艺术节都有哪些活动?书法艺术的发展又给当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三农发布记者带你感受村庄里的艺术氛围。
三农新资讯
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
10月2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8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介绍,未来一个时期的生活必需品供应特别是蔬菜价格,还面临着更多挑战。一是马上进入冬季供应期,本市蔬菜开始由北菜供应转向南菜供应,运输距离加长,再加上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北方暖棚费用增加,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二是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地管控措施趋紧趋严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三是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召开在即,两节将要到来,需求量逐步上升,会出现节前效应。从全国看,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
大力提升农房品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0月25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是我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领域,但目前还存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农房设计建造水平偏低等一系列问题。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手段,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住建部将围绕《意见》,推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提升农房品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脱贫县域内30种大病将享受重大疾病救治政策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脱贫地区县域重大疾病救治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在脱贫地区县域内就诊、罹患30种大病的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和“定定点医院、定临床路径,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的模式实施诊疗,同时加强医疗行为监管,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减轻大病患者经济负担。现有30种大病的定点医院、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专家组等,原则上保持不变。
30种重大疾病包括: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性心脏病、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白内障、宫颈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肝癌、肺癌、尘肺病、急性心肌梗塞、耐多药肺结核、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鄂裂、尿道下裂、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艾滋病机会感染。
民生资讯
国务院:核酸检测机构要提供24小时服务
日前,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当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的通知》,通知明确,核酸检测机构要向社会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要加强核酸采样、送检、报告各环节衔接,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下,发挥核酸检测仪器设备最大效能,在规定的反馈时间基础上,进一步缩短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时间。特别是对“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要力争在6小时之内报告结果。
中国戴眼镜的孩子变少了
10月26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相关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情况。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友介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较2018年下降3.4个百分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但较2018年仍下降0.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
多地开启3至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
未成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近期,湖北、海南、浙江等部分地区地方已开启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根据目前各地提出的要求,3-11岁人群接种需要监护人全程陪同,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携带预防接种证,湖南、湖北等部分地区还明确要求携带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同时各地要求,原则上不能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接种需要间隔14天以上。
社会百态
大爷为给车辆让道急出可爱小碎步
近日,吉林延边。韩女士开车进小区后,发现小区里的邻居大爷在前边缓慢地走,便减速停车等待。大爷看后边有车就着急不停地挪小碎步让道。韩女士说当时自己减速停车等大爷慢慢过,拍视频没有任何恶意,一方面觉得大爷的小碎步蛮可爱,另一方面想发出来让更多人知道,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要有耐心等待,尽可能不要鸣笛。
00:11
暖心!贵州爱心商家投入四个店
为防疫人员免费送餐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贵州遵义的爱心商家陈耀整合四家店,为一线防疫工作者免费送餐。因为有些医护人员无法按时吃饭,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哪怕凉了,吃起来也可口的菜品。目前,陈耀手下的四家餐厅已经连续送餐6000余份,虽然已完全超出了预算,但是,他仍卯足了劲尽可能去满足用餐需求。
04:38
太萌了!主人烧火做饭小猪帮添柴火
近日,在四川成都,一则主人做饭小猪添柴火烧锅的视频走红网络。据主人介绍,因为天气变冷,家里养的小猪在她烧火做饭的时候就老是凑到锅跟前取暖,小猪有好几次还会用嘴咬着木材添火烧锅。网友:它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今日提示
2022年放假安排来了!
国务院客户端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2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节: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天气
10月27日08时至28日08时,西藏东北部、青海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或暴雪。云南西南部、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海南岛东部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内蒙古东南部部分地区有5~6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