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大胃王”吃播又回来了?!治理不能只做表面功夫
将整个蒸西葫芦一口吞下
连吞3个;
先一口吞下一块肥腻的蒸肉
再两口吞下一整根大血肠
嘴巴里被塞得满满当当的……
近日
被明令禁止的“大胃王”吃播
又在深夜回来了
那么
“大胃王”吃播为何屡禁不止?
这样的乱象又该如何治理?
“大胃王”吃播死灰复燃
“大胃王”吃播死灰复燃“大胃王”吃播死灰复燃
记者近日观看30多场深夜吃播,并采访相关业内人士了解到,深夜时段,被明令禁止的“大胃王”吃播又回来了。这些主播一般在晚上11点以后上线,在“吃吃吃”的同时推销产品或植入广告。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记者在连续3天对深夜吃播的观察中发现,不少主播在追求速度与数量的跑道上“勇往直前”,几分钟内“暴风吸食”大盆拉面,一口气吃多块肥肉;有主播在追求新奇刺激的赛场上“剑走偏锋”,生吃章鱼海胆、干吃火锅底料,以此突出重围博得眼球。
“我就把这一根大血肠塞进我的嘴巴里,右下角的小红心能不能到20万。”“来,我再加上一块大肥肉,一次性让你们看得得劲,过瘾一点。”“来吧来吧,直接给大家哐哐‘炫’。”这是在河北保定做深夜吃播的王敏(化名)在直播间和观众互动的场面。为了排除评论区提出的“血肠是不是有猫腻”的质疑,王敏时不时用刀子在血肠上插一下,还要往血肠上浇一点醋。
在山东做深夜吃播的李伟(化名)则是以大肘子、猪头肉、卤大肠为主要食物,每天晚上开播一直到凌晨1点钟,拿着一块1斤重的鸭血直接往嘴里塞,这是李伟每晚的“规定动作”。“不好吃,有点腥。”李伟说自己有时候真的快吐了,但还是要对着镜头大吼“这块鸭血看老弟给你们秒一个”“给力吗,给力的话在评论区打给力”。记者观察发现,李伟一晚上吃了差不多10斤大肥肉。
记者注意到,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这么能吃”。“不要眨眼姐妹们,看我一口一块鸭血!”“金针菇加一片,再加一片,再加一片,再加一片……七片一口闷给不给力!”“大肥肉想看老弟几口拿下?老弟给你们秒一个!”类似的深夜吃播在各直播平台上并不少见,一口气吃下十碗凉皮、一顿吃掉八捆面线、一小时狂吃十斤肥肉,这些内容引发网友惊叹和叫好。
“大胃王”吃播为何屡禁不止?
其实,吃播乱象由来已久,网友对“大胃王”的形象也并不陌生。他们在镜头前胡吃海喝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主播的身体健康,还会传递不健康饮食文化,加之其所卖商品又有货不对板等问题,往往难以持久。
“大胃王”吃播,早在之前就被国家明令禁止。2021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其中提到,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在明令禁止下,原先把桌子上的菜品恨不得垒成小山的“大胃王”也一度收敛,不少改行探店。
而在舆论场,所谓“大胃王”的形象也早已不佳。无论是媒体报道中,还是在网友评价里,甚至一些“大胃王”的粉丝们,都在对其出格的“吃”表示质疑。可时隔两年,新一拨“大胃王”悄然回归,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图片来源:法治日报)
一来,心理代偿是重要条件。人们观看吃播,不仅可以“云解馋”,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猎奇心理,适当解压,甚至就连对重口味的吐槽,以及对吃播骗局的揭露,也可以让观众欲罢不能。各种各样的观看理由,为猎奇吃播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来,流量变现是根本原因。主播凭借猎奇吃法或超常食量吸睛,往往能迅速实现金钱流量双丰收。据报道,某百万粉丝级别的主播,如能吃掉50人分量的食物,就可获得来自商家的30万元收入,再加上平台分红、粉丝打赏,更是一个诱人的数字。因此,吃播变得越来越极端、畸形。
如何治理“大胃王”乱象?
需认识到,“大胃王”们的“炫”,不只是在浪费粮食,这种靠剑走偏锋、违规逾矩制造“奇观”的行径,往往暗含着弄虚作假、“黑暗料理”、猎奇审丑等诸多灰色度的因子,其对不良价值导向的宣扬、对网络视频直播生态的破坏不容小觑。当享受美食变成暴饮暴食,这无疑与健康饮食、节约粮食等理念背道而驰。那么,该如何刹住这股歪风呢?
(图片来源:法治日报)
平台审核机制需加强与完善在吃播的舞台上,平台不能利字当头,要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对于可能引起公众不适的视频应“先审后发”。针对浪费粮食、宣扬量大多吃等变了味儿的吃播,要给予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理。平台有义务引导主播积极推广健康的饮食文化,从而减少对“大胃王”吃播的关注。视频传播和变现都依托平台,倘若平台清理不彻底,或有所倦怠,猎奇吃播利用其漏洞,依然如鱼得水。
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对于主播而言,“吃播”是一份工作,需要遵守准则和底线。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建立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治,对被封号的主播进行严格监控等,和平台一起采取机器学习算法、人工审核和完善举报机制等多重监管方式,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传递正确健康的社会价值观。
“大胃王”吃播乱象频出
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
网络主播们
要避免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做赌注
而网络平台则需要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该喊停的喊停、该亮牌的亮牌共同维护好网络生态秩序
来源|央视网、法治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极目新闻、澎湃新闻等
编辑|李在俊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