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合署:中方对非六大领域各50个援助项目近期都将全部完成
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抗疫援助及国际发展合作。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周柳军指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国合署全面推进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举措,中方在产业促进、健康卫生、和平安全、绿色发展、贸易促进、人文交流等六大领域宣布的各50个援助项目都将于近期全部完成。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周柳军
周柳军介绍,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中国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多重冲击,为受疫情影响的非洲国家和非盟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第一,开展抗疫合作。国合署第一时间启动并提供了120余批检测试剂和呼吸机等抗疫物资,向50个非洲国家和非盟提供疫苗援助,向非洲17国派出了抗疫医疗专家组。
第二,支持经济恢复。国合署立项实施了近400个各类援助项目,同时克服疫情影响,有近万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中国医疗队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上百个援助项目正在积极实施,为非洲国家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三,推动项目合作。国合署全面推进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举措。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克服了疫情等各种困难,在去年底提前开工建设。援塞内加尔妇幼医院、毛里塔尼亚国家医院传染病专科门诊楼等项目顺利竣工并移交使用,这些医疗重点卫生项目为非洲国家抗击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方在产业促进、健康卫生、和平安全、绿色发展、贸易促进、人文交流等六大领域宣布的各50个援助项目,都将于近期全部完成。
第四,落实债务减免,帮助非洲国家减轻债务负担。
第五,加强能力建设。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人才、各类人员25000多名,中国在40个非洲国家的45所医院开展合作交流,提供指导并分享经验。
周柳军表示,中国对拉美国家和南太平洋岛国的援助也同样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合署实施了一大批交通运输、农牧渔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领域的援助项目,培训了5万多名各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有力支持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合署第一时间向有需求的国家提供抗疫物资援助和疫苗援助,现在已经提供了53批抗疫物资,对有关国家提供了28批疫苗。此外,国合署还组织中国专家同各国召开专题视频会,进行线上远程视频交流,积极落实20国集团缓债倡议,为缓解相关国家的债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红星新闻记者严雨程北京报道
实习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