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2022年将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

时间 • 2025-08-04 10:26:33
生态环境
坚持
工作
保护
治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晨北京报道

1月7日,生态环境部以视频形式在京召开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总结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2022年,生态环境部将重点抓好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和风险防范、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六项重点任务。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将在2022年深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研究制定“两高”行业环评管理规范性文件,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督察重点。与此同时,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深化低碳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城市试点工作。

在环境治理体系方面,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进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建设,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健全生态环境标准和基准体系。开展长江等重点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推进完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组织开展国控站点监督检查。

可以看出,2022年生态环境部还将延续2021年在环境监管方面从严,将科学、透明、统筹兼顾作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主基调。

会议认为,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

会议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自觉把生态环保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准确把握环境经济总体形势,积极服务“六稳”“六保”,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共进。要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合理确定阶段性目标,决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

此外,还要科学决策、审慎决策,把握好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的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要因地制宜制定落实举措,分类施策,不断改进生态环境督察执法方式,优化措施手段,不搞层层加码、级级提速。

要突出工作重点,聚焦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中的生态环保要求、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个标志性战役、聚焦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随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四五”各项规划的陆续出台,会议要求各地在制定相关政策、安排分解任务目标时,战略上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和保护、把握好工作节奏、突出工作重点。

在工作推进中,要做到四个“更加坚持”:

一是更加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切实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

二是更加坚持依法监管,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护。

三是更加坚持指导帮扶,对地方既要有督促指导又要有支持帮扶,对企业等市场主体既要严格监管又要加强指导帮助。

四是更加坚持改革创新,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形成与治理任务、治理需求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积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出台实施八个标志性战役行动方案,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协同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