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答红星新闻:对于“愿检尽检”人群,部分地区已实现6小时内出检测结果
1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提问。
“此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当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的通知》,各地要在近期内对核酸检测工作各项要求落实情况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如今,通知已经发布了半个多月,请问针对通知中提及的各项要求,各地核酸检测机构实际落实情况如何?当前多地出现散发疫情的情况,各地的核酸检测能力是否充足,能否满足‘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的要求?”
对于红星新闻记者提出的上述问题,郭燕红回答说,核酸检测是落实“四早”的关键措施。10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门对全国有关加强核酸检测服务这项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要求。从文件发布以后到现在,各地做了大量工作,在有关能力建设、合理布局、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
第一,加强了核酸检测机构的合理化布局。进行网格化管理,让老百姓能够就近寻求到核酸检测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纷纷用各种形式进行社会公开,有的是在网站上公开了机构的名称、地址、服务时间,向公众告知。有的采用了地图、电子导航技术,让老百姓了解核酸检测机构的分布,就近得到核酸检测服务。
第二,优化了核酸检测服务。比如,很多机构都开展了线上预约服务,同时延长了检测的时间,拉长了班次,有的还增加了检测的号源,满足老百姓“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要求。特别是很多机构都开展了24小时的检测服务,最大化地满足人民群众核酸检测的需求。
第三,大大缩短了结果反馈时间。对于重点人群,已经实现了6小时以内反馈核酸检测结果。对于“愿检尽检”的人群,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6小时以内出具检测结果,而且有些地方通过线上的手段,能够让大家在手机端,甚至在健康宝上就能够及时查到检测结果,而且还能够打印检测报告。
第四,不断提升核酸检测的质量。核酸检测这项工作技术性很强,因此为保证检测质量,每一个核酸检测机构都要加强室内的质控。同时,通过国家临检中心和省级临检中心,对每一个开展核酸检测的机构进行了室间质评。像国家的质评,今年已经做了9次,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到相应检测机构。省内也加大了室间质评的频次,最大化保证核酸检测的质量。
郭燕红指出,一旦发生疫情,各地都第一时间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力争在最短时间内锁定感染范围,同时加快有关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国家卫健委要求50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要在两天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要在三天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各地要按照上述要求对核酸检测能力储备、采样人员安排、实验室检测安排、样品转运安排等做出预案。一旦发生疫情,启动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势必会有一些城市、地区的核酸检测能力一时不能满足需求,国家卫健委会启动省内及省外调集力量的机制,最大化地支持和满足疫情发生地全员核酸检测的需求。
郭燕红强调,信息化支持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家卫健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对核酸检测信息系统进行评测优化,一旦发生疫情,在启动全员核酸检测的过程当中,用以对采样、转运、检测、信息反馈全流程提供信息化支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个核酸检测过程的协同性,并实现精准的结果反馈。
红星新闻记者严雨程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