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答红星新闻:依托车载法庭、马背法庭等,畅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时间 • 2025-11-11 14:59:50
纠纷
法庭
人民
服务

7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5场发布会,介绍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举措与成效。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人民法庭在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等方面将如何发挥作用?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贺小荣在回答红星新闻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人民法庭处于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的第一线,是推进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先后两次召开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力推进人民法庭工作。去年又出台了指导意见,确立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原则,为乡村振兴、民族复兴,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贺小荣

一是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优化法庭布局,依法妥善化解各类涉农纠纷,通过专业化法庭,公正高效审理涉及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案件,保障农业农村发展,服务深化农村改革,全国各地涌现一批诸如环保法庭、旅游法庭等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人民法庭。积极开展人民法庭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为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二是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治则天下安。2016年-2021年,全国人民法庭审结案件2537.7万件,约占基层法院结案总数的25%,紧紧依靠地方党委领导,紧扣市域、县域治理需求,推进人民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蓬勃发展,驻庭特邀调解组织、调解员数量明显上升,司法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推动构建源头治理、诉前化解、司法审判三道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防线,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三是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依法妥善审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物业纠纷、相邻纠纷等一大批涉及民生的案件。强化权利救济,维护群众权益,依托车载法庭、马背法庭、背包法庭等开展巡回审判,畅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站式建设和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在人民法院得到集成应用,均等普惠、便捷高效、智慧精准的一站式服务,更加方便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公平正义。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