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山河破碎戏为炮,吼世事疮痍剧作刀:电影《怒吼》成都点映

时间 • 2025-11-10 13:37:38
红星
怒吼
重庆
电力

怒山河破碎戏为炮,吼世事疮痍剧作刀。

继4月在重庆的院线上映后,国内首部电力题材红色院线电影《怒吼》今(29)日又在成都举行了点映活动。该片取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真实历史事件。1937年9月,重庆电力公司职工和抗战爆发后流亡到重庆的文艺工作者成立了抗战时期重庆的第一个业余话剧团体——怒吼剧社。

怒吼剧社“以戏为炮、以剧作刀”,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演出收入除维持剧社正常运转,其余尽数捐给抗战一线。他们先后排演了《保卫卢沟桥》《民族万岁》《牛郎织女》等话剧,深受山城人民欢迎。其影响力之大,甚至让时任育才中学的校长陶行知,组织师生跋涉百里,专程赶到重庆观剧。

电影《怒吼》通过现在、过去两个时空交替穿梭的手法,讲述了现代戏剧人刘鹤鸣与爱好戏剧的女孩方萌,因偶然发现一本老日记,从而了解到日记作者吴越先如何从一名农村青年成长为怒吼剧社的中坚力量,最终在解放前电力护厂运动光荣牺牲的人生轨迹。

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影片将1945年的国民党特务枪杀胡世合事件、重庆解放前的护厂运动、电力职工何敬平在11·27大屠杀中殉难等历史事件融入其中,艺术地再现了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革命先烈如何在白色恐怖下顽强开展斗争,誓死保护重庆电力设施免遭国民党破坏的英雄事迹。

映后,《怒吼》总策划李炼接受红星新闻采访。谈及影片的灵感来源,李炼表示,他在工作中接触到这段历史后就非常感兴趣,“我觉得这段历史不能尘封在档案里,应该把它变成影视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据透露,这部影片除了六七个专业演员,其他所有群演都是重庆电力公司的员工。电影拍摄于2021年的暑期,正是重庆每年最热的时候,大家拍完后纷纷表示:能够在剧组里扮演角色,亲身感受那个时代革命青年们的热血和勇气,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怒吼》剧照

红星新闻记者蒋庆李瑞峰编辑吴岚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