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校园厕位不足、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教育部:中小学改厕任务基本完成
时间 • 2025-11-19 01:21:10
厕所
中小学
12月2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推进中小学改厕工作,介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
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在关于推进中小学改厕工作情况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改厕。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我国共改造14.1万所中小学、幼儿园非卫生厕所。2019年以来,累计完成了6.7万所中小学、幼儿园非卫生厕所改造,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少数学校因粪污处理难未改厕外,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厕所基本达到了安全、清洁、实用的要求。同时,各地还同步解决了厕位不足、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等问题。
“中小学厕所革命在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升中小学生文明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刘昌亚指出,厕所革命一是保障了中小学生、在园幼儿的身心健康,降低了肠道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同时也改变了一些中小学生因厕所脏、臭而少喝水、憋大小便以减少上厕所次数的不良习惯,降低了学生出现失禁、便秘、尿路感染等疾病的风险,建设蹲位隔断或厕门,有效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条件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刘昌亚指出,改厕之后,满足了课间高峰期学生如厕需求,避免学生因厕所拥挤而上课迟到,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
值的一提的是,刘昌亚明确表示,卫生厕所建设补齐了农村中小学“厕所环境卫生条件较差”这一块短板,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也进一步缩小。
“中小学改厕任务已基本完成,教育部将持续抓好中小学卫生厕所的建设管理维护和学生的文明教育,巩固中小学‘厕所革命’的成效。”刘昌亚说。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