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怕”下雪?赛程调整以确保选手安全,风力与能见度是最大X因素
冬奥会“怕”下雪?是的,你没看错!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从2月12日开始至13日,我国华北等地有一轮明显降雪、降温天气过程,局地有暴雪;而13日华北地区的本轮降雪更是进入到了最强时段,从14日开始将逐渐减弱。受此影响,原定于2月13日进行的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被推迟到14日进行,相应的,决赛也推迟到15日进行。中国选手谷爱凌和杨硕瑞报名参加了该项目的争夺。除此之外,高山滑雪女子滑降第二次训练、男子大回转第二轮比赛都遭遇了取消或改期。作为冰雪运动最高殿堂的冬奥会,为何如此“怕”下雪?
赛场的现场屏幕显示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推迟。图据新华社
风力与赛场能见度是最大X因素
6级大风会威胁到运动员的安全
伴随着京津冀地区降下的中到大雪(局地暴雪),往往还有大风来袭。尤其是在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集中的张家口和延庆赛区,海拔较高、山区小气候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之下,这两个赛区的赛事受到短时气候的干扰更为严重。
对于需要在雪上旋转、跳跃、翻腾的大多数项目来说,风力对于选手在空中做动作时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试想当你飞在3-5米高的空中,短时6级大风吹在身上,犹如在空中被人推了一把,安全自然会受到较大的威胁。尽管北京冬奥组委在U型场地等赛场旁边都安装了“挡风墙”,并且在之前的比赛之后也深受选手的好评,但是当比赛地风力过大时,依旧还是需要率先确保选手的安全。
除了风力之外,另一大导致比赛(及训练)推迟或取消的因素则是赛场的能见度不佳。一方面运动员需要在比赛过程中保持正常的视距,同时,给他们打分的裁判员也要能够清楚地看见运动员的动作完成及姿态,大雪天气下无疑对这两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此外就是对于电视转播而言,试想通过镜头只能看见一片“苍茫大地”的你,是不是毫无观感可言?
下大雪还会造成能见度降低(电视截屏图)
降温会影响雪温雪质
进而影响运动员正常发挥
除了上述谈及的原因之外,对于参赛的所有运动员来说,明显的降雪天气还将对于场地的各个硬件条件产生巨大的改变,不仅影响到运动员的安全,更是严重改变了他们整场做出技术动作的条件。
首先就是降雪天气下伴随着短时间的降温,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受冷空气和降雪影响,东北、华北一带降温最为剧烈,普遍降温6℃至8℃,局地10℃以上。剧烈的降温将改变赛道的雪温和雪质,导致需要给雪板打蜡的运动员难以及时做出调整,干扰比赛的正常进行。
同时,自然降雪条件下,过多的积雪将会导致赛道表面的积雪松软,增大摩擦力之后影响到选手的表现,对于需要保持速度的选手而言,这样的条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影响。
北京冬奥会的赛程已经过半,截至目前,因为天气导致赛程改期的情况只是非常零星的出现,北京冬奥组委对于赛事的全方位保障受到了绝大多数参赛队和运动员的好评。
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的工作人员清理雪道图据新华社
红星新闻记者胡敏娟裴晗
编辑王禾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